

EEVGA 8800 Ultra 是
NVIDIA 于 2006 年 11 月 推出的旗舰显卡,作为 GeForce 8
系列的巅峰之作,其性能与创新设计在当时引发了行业地震。
一、核心规格与技术特性
1. 硬件架构与性能参数
• 核心:基于 G80-450 核心(改进型 90nm 制程),晶体管数量达 6.81 亿,支持
DirectX 10 和 Shader Model 4.0,首次引入 CUDA
并行计算架构(128 个流处理器)。
• 显存配置:
◦ 标准版:768MB GDDR3 显存(384-bit 位宽),核心频率 612
MHz,显存频率 2160 MHz,带宽 103.7 GB/s。
◦ Black Pearl 水冷版:核心频率 655 MHz,显存频率 2250
MHz,采用全封闭水冷系统,全球限量 500 片。
◦ KO 超频版:ACS3 不对称散热系统,核心频率 630 MHz,显存频率 2280
MHz,支持进一步超频至 700/2400 MHz。
• 接口:PCI Express 1.0 x16,输出接口为 双 DVI-I +
TV-OUT,支持 SLI 双卡互联(需桥接器)。
2. 技术创新
• 统一渲染架构:抛弃传统顶点/像素管线,采用 128 个统一流处理器,大幅提升多任务处理效率。
• HDR + AA
支持:首次实现高动态范围(HDR)与抗锯齿(AA)同时开启,在《孤岛危机》等游戏中画质表现碾压竞品。
• SLI 性能突破:双卡 SLI 模式下,3DMark06 得分突破 25,000 分(单卡约
14,000 分),部分超频玩家甚至达成 30,138 分的世界纪录。
二、性能表现与市场地位
1. 基准测试
• 3DMark06:标准版得分 14,000 分,领先 AMD Radeon HD 2900
XT(13,500 分)约 3.7%。
• 3DMark05:得分 11,500 分,凭借 768MB
显存优势,在高分辨率纹理场景中帧率提升 10%-15%。
2. 游戏实测
• 《孤岛危机》(2007 年):1920x1080 分辨率下平均帧率仅 15
FPS,低画质仍无法稳定运行,暴露了当时硬件的局限性。
• 《魔兽世界》:1600x1200 分辨率最高画质下平均帧率 35 FPS,流畅度优于同期
AMD X1950XTX。
• 《使命召唤4》:1920x1200 分辨率、4xAA+16xAF 下帧率 55
FPS,HDR 效果显著提升沉浸感。
3. 市场竞争
• 定价策略:标准版首发价 829 美元,Black Pearl 水冷版达 899
美元,定位远超 AMD Radeon HD 2900 XT(499 美元)。
• 技术碾压:24 个光栅化单元(ROPs)和 128 个流处理器,对比 HD 2900 XT
的 32 个 ROPs 和 320 个流处理器,在复杂光影场景中优势明显。
三、兼容性与现代使用
1. 硬件兼容性
• PCIe 接口:PCIe 1.0 x16 在现代主板(PCIe 3.0/4.0)上性能损失约
10%-15%,但可通过更新主板 BIOS 缓解。
• 电源需求:需 双 6-pin 供电,建议搭配 500W 电源,老旧电源可能因 12V
输出不足导致稳定性问题。
2. 软件支持
• 驱动程序:NVIDIA 官方驱动支持到 355.73 版本(Windows 7
32位),Windows 10/11
需通过第三方工具(如驱动精灵)安装兼容驱动,可能出现画面闪烁或性能波动。
• 游戏兼容性:仅支持 DirectX
10,可运行《生化奇兵》《刺客信条》等经典游戏,但无法运行《赛博朋克 2077》等新作。
四、二手市场与收藏价值
1. 现状与价格
• 标准版:eBay 等平台偶有出售,价格 300-800 元,Black Pearl
水冷版可达 1500 元。需注意检查金手指氧化和散热片损坏。
• 稀有型号:黄仁勋签名版(GeForce Greats
活动赠品)因稀有性收藏价值极高,二手价格超 5000 元。
2. 收藏建议
• 历史意义:作为首款支持 CUDA 和 DirectX 10
的显卡,适合复古硬件爱好者或游戏历史研究者。
• 搭配方案:建议搭配同期主板(如 nForce 680i SLI)和 CRT
显示器展示,还原“显卡危机”时代的经典配置。
五、总结
EVGA 8800 Ultra 是 2006-2007 年显卡性能的天花板,其统一渲染架构和
CUDA 技术为后续 GPU
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在现代硬件面前性能有限,但其设计理念和技术突破(如 SLI、HDR)仍被行业铭记。对于怀旧玩家,可通过二手市场低价体验经典游戏;对于收藏者,稀有型号的升值潜力值得关注。若需实用性能,建议选择二手
GTX 1050 等入门卡,价格相近但兼容性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