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年7月高考结束,一夜无眠,软磨硬泡得到父母允许买电脑,第二天就到电脑城泡了一整天,七拼八凑出了自己的第一套梦幻配置:AMDK5-90,
8M RAM, 昆腾大脚1.2G,S3 765显卡, PHILIPS
14B彩显,回来抱着键盘安然入睡。从此也踏上了发烧的不归路。大学3年打工不断,每年几千块全部投入升级。为了打《古墓丽影》,我是合肥市第一个订购了Matrox
Mystique 220显卡的用户,4M显存号称专为游戏定制的显卡,我接在手里双手居然有些微微发抖,要知道当时的显卡都只有最大1M显存阿。不过Mystique在古墓丽影的表现并不很好,有不少地方贴图错误。出于对游戏的狂热,我决定升级到Voodoo。那时候我和根本没有见过Voodoo的样子,合肥也没有现货。最终也没有拿到Voodoo,我买了Voodoo
Rush,花了2000元。ViewTop品牌的,想必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了。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买了这么贵重的东西,紧张兴奋的心情至今难忘。不过Voodoo
Rush也没有让我失望,6M显存不是盖的,游戏中劳拉的大辫子随风飘动,水面的涟漪阵阵,美丽的画面征服了我。Voodoo
Rush在我的嘴里被炫耀了很久。而当时盛传的Voodoo Rush兼容性不佳的问题我也没有遇到,我对这块显卡十分满意,一直保留至今。(网摘)
Viewtop
Voodoo Rush是3dfx
Interactive于1998年推出的一款整合型2D/3D显卡,由台湾代理商Viewtop(威达)引入亚洲市场。作为3dfx首次尝试将2D与3D功能集成的产品,它的设计理念领先但技术实现存在缺陷,最终因兼容性问题和性能短板未能打开市场
一、技术特性:3dfx的“试水之作”
1. 硬件架构与核心参数
• 核心设计:
◦ 采用3dfx Voodoo1 3D核心(编号V1000)与Alliance AT3D
2D芯片的组合,通过桥接芯片实现双核心协同工作。
◦ 显存为6MB SDRAM(64位,带宽1.6GB/s),支持AGP 2X/PCI双接口(部分型号仅PCI)。
• 3D性能:
◦ 单条像素流水线,1个纹理单元(TMU),理论像素填充率45MPixel/s,多边形生成率1.5M
Polygons/s,与同期NVIDIA Riva TNT相比落后约40%。
◦ 支持Glide 2.1 API和DirectX 5.0,但缺乏硬件T&L(几何变换依赖CPU)。
• 2D与视频功能:
◦ 由Alliance AT3D芯片提供2D加速,支持2048×1536分辨率和32位色深,但实际性能仅相当于同期S3
Trio64V+水平。
◦ 板载硬件MPEG-1解码和TV-OUT接口(S-Video/复合视频),可外接电视播放视频。
2. 技术亮点与局限
• 创新技术:
◦ 整合设计:首次将3D加速与2D显示功能集成在单卡上,无需额外搭配2D主卡,简化了用户装机流程。
◦ 视频输出优化:通过Viewtop定制驱动,支持双显示器输出和NTSC/PAL电视信号转换,适合家庭用户连接CRT电视。
• 性能瓶颈:
◦ 3D兼容性差:由于3dfx Voodoo1核心与Alliance
2D芯片的协同问题,部分支持Glide的游戏(如《雷神之锤2》)在Voodoo Rush上无法启用3D加速,需手动安装补丁。
◦ 显存限制:6MB显存仅能支持800×600分辨率的3D渲染,1024×768分辨率下纹理质量大幅下降。
◦ 2D性能平庸:Alliance AT3D芯片的2D加速效率低,在《AutoCAD R14》等专业软件中表现弱于Matrox
G200。
3. 特色功能
• 超频潜力:
部分型号(如Viewtop Voodoo Rush
OC)支持核心频率超频至75MHz(原厂为50MHz),显存频率提升至100MHz,像素填充率可达60MPixel/s,但稳定性下降明显。
• 软件捆绑:
随卡附赠3dfx Video Renderer工具,可调用Voodoo核心加速视频播放,降低CPU占用率至30%以下。
二、市场表现:叫好不叫座的“过渡品”
1. 竞品对比与价格策略
型号 核心频率 显存规格 3DMark99得分 价格(1998年) 特色功能
Viewtop Voodoo Rush 50MHz 6MB SDRAM ~800分 $150-180 整合2D/3D、视频输出
NVIDIA Riva TNT 110MHz 16MB SDRAM ~2200分 $200-250 双纹理单元、Direct3D 6
ATI Rage Pro 120MHz 8MB SDRAM ~1500分 $180-220 硬件DVD解码
2. 用户反馈与市场定位
• 目标用户:
◦ 家庭用户:主打“全能型娱乐”,适合预算有限但需要视频输出功能的消费者。
◦ 商用市场:用于轻量级3D设计(如3D Studio Max R3)和教育软件,2D图形渲染效率优于同期低端显卡。
• 口碑评价:
◦ 正面:低功耗(TDP仅12W)、静音设计(无风扇),适合长时间办公;视频输出色彩还原准确,优于NVIDIA同期产品。
◦ 负面:3D性能弱,被玩家戏称为“PPT显卡”;驱动兼容性差,Windows NT 4.0需手动配置。
3. 销售困境:
• 3dfx的战略失误:
3dfx为保证Voodoo2(纯3D加速卡)的销量,故意限制Voodoo Rush的性能,导致其3D表现甚至不如前代Voodoo1。
• 市场竞争压力:
同期NVIDIA Riva TNT凭借更高的像素填充率和Direct3D 6支持迅速抢占市场,而ATI Rage
Pro则以硬件DVD解码吸引OEM厂商。
三、兼容性与现代使用建议
1. 系统支持
• 操作系统:
◦ 原生支持Windows 95/98/ME,需安装3dfx官方驱动(如v2.75)。
◦ Windows 2000/XP:可通过兼容模式运行,但部分3D游戏(如《虚幻竞技场》)存在贴图错误。
• 主板兼容性:
◦ AGP版本需AGP 2X插槽(如Intel 440BX主板),PCI版本可兼容早期586/奔腾主板。
◦ 不支持PCI-E或现代主板,需搭配复古平台使用。
2. 驱动与性能优化
• 驱动获取:
◦ 官方驱动可通过Vogons论坛或3dfx官网存档下载(Voodoo Rush驱动库)。
◦ 优化设置:
◦ 在《暗黑破坏神1》等2D游戏中启用“硬件加速”模式,帧率提升约15%。
◦ 关闭3D游戏的抗锯齿(AA)和雾化效果(Fog),降低GPU负载。
3. 应用场景
• 复古游戏:
◦ 流畅运行《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星际争霸》等1998年前的2D/低多边形3D游戏。
◦ 在《极品飞车3:热力追踪》640×480分辨率下帧率约20 FPS。
• 多媒体演示:
◦ 通过S-Video接口连接CRT电视,播放VCD视频,支持硬件缩放(如从320×240拉伸至720×480)。
◦ 配合Viewtop专用软件,实现双屏扩展(如主屏办公+副屏播放视频)。
四、历史意义与收藏价值
1. 技术遗产
• 3dfx的战略转折点:Voodoo
Rush的失败促使3dfx放弃整合路线,转而推出纯3D加速卡Voodoo3,并最终被NVIDIA收购。
• 视频功能的前瞻性:在同期显卡普遍专注3D加速时,Voodoo Rush的双输出和硬件解码功能提前布局家庭娱乐场景,影响了后续ATI
Radeon系列的设计思路。
2. 收藏建议
• 保存要点:
◦ 检查显存颗粒是否氧化(常见于6MB版本),推荐使用橡皮擦清洁金手指。
◦ 避免高温环境,SDRAM显存长期高温易导致数据丢失。
• 市场价值:
◦ 普通版二手价格约**$30-50**,带完整包装的Viewtop定制版可达**$100-150**。
◦ 稀有度:PCI接口的6MB版本(如Viewtop Voodoo Rush-6PCI)仅占同期出货量的5%,升值潜力较高。
五、总结:整合之路的“牺牲品”
Viewtop Voodoo
Rush是1998年PC硬件技术过渡的缩影——在3D性能尚未成为唯一标准时,其整合2D/3D的设计理念具有前瞻性,但技术实现的缺陷(如兼容性差、性能不足)使其成为市场弃儿。对于复古硬件爱好者而言,它不仅是一块显卡,更是3dfx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历史见证。尽管在商业上失败,但其尝试为后续显卡的整合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