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藏 硬 件 非 藏 书 架 群 英 荟 萃 留 言 建 议
您当前的位置:非藏网(Pcang.com)↔主页(HomePage)↔非藏硬件(Hardware Collection)↔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OKI Ram↔
OKI 256k EDO DRam
收藏者:Kane 藏品属地:广东深圳 藏品年代:1990 类目:内存 容量:256K  主频:0000MHz 类型:EDO 接口类型:30pin 价位代码:FC
8OKI M41256A是日本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OKI)在1990年代初期推出的一款256K×1位EDO DRAM芯片,其技术架构和市场定位深刻反映了PC内存从FPM(快速页模式)向EDO(扩展数据输出)过渡的历史阶段。以下从技术规格、历史背景、实际应用和收藏价值四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一、技术架构与核心参数 1. 存储单元与封装 • 容量与组织: ◦ 单颗芯片容量为256K×1位(即32KB),需8颗芯片组合成256KB的内存模块(如72-pin SIMM),或16颗芯片组成512KB模块。 ◦ 支持页模式(Page Mode)和Nibble模式,通过复用行地址(RAS)和列地址(CAS)提升数据吞吐量。 • 封装形式: ◦ DIP-16封装(双列直插式,16引脚),引脚间距2.54mm,兼容1990年代主流ISA和PCI主板的内存插槽。 ◦ 部分型号(如M41256A-10)采用DIP-16L封装,引脚长度更长,便于手工焊接或插件安装。 2. 电气特性 • 电压与功耗: ◦ 标准工作电压为5V(±5%容差),典型功耗约150mW(active),支持自动刷新(Auto Refresh)和自我刷新(Self Refresh)模式。 ◦ 与同期FPM DRAM相比,EDO技术通过延长数据保持时间(CAS latency从3-4个周期缩短至2个周期),降低了功耗。 • 访问速度: ◦ A-10型号:访问时间100ns,支持突发传输(Burst Transfer),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MB/s(5V环境下)。 ◦ A-12型号:访问时间120ns,适合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如工业控制设备)。 3. 接口与协议 • 信号定义: ◦ 支持异步接口,兼容Intel 80386/80486和AMD 5x86等CPU的32位数据总线。 ◦ 引脚功能包括RAS#、CAS#、WE#、OE#等,与同期FPM DRAM引脚兼容,但需主板BIOS支持EDO模式。 • 时序参数: ◦ tRAS(行地址选通时间):60ns(A-10)/ 70ns(A-12)。 ◦ tCAC(列地址到数据输出时间):25ns(A-10)/ 30ns(A-12)。 二、历史背景与市场定位 1. 技术跃迁的产物 • EDO DRAM的崛起: ◦ 1992年,OKI联合SGS-Thomson(现意法半导体)推出M41256A,作为FPM DRAM的升级方案,其核心突破是允许在读取当前数据的同时预取下一组数据,使内存带宽提升约30%。 ◦ 与同期的BEDO DRAM(突发扩展数据输出)相比,EDO技术无需复杂的控制器设计,成本更低,成为1993-1996年主流PC内存选择。 2. 市场竞争与份额 品牌 型号 1993年价格(单颗) 市场份额(1994年) 典型应用场景 OKI M41256A-10 $3.50 8% 486DX2/66系统 三星 KM4164000BT $3.20 12% 兼容机升级 现代 HY514256 $3.00 15% 笔记本电脑 NEC μPD422560 $3.80 5% 工作站 • 优势: ◦ 兼容性:M41256A可直接替换FPM DRAM,无需更换主板(需BIOS支持)。 ◦ 成本控制:OKI的0.8微米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其在OEM市场占据优势。 • 劣势: ◦ 带宽瓶颈:单颗芯片仅支持1位数据传输,需多颗并联,限制了高密度模块的发展。 3. 行业影响 • 推动EDO标准化:M41256A的广泛应用加速了JEDEC(联合电子设备工程委员会)对EDO DRAM规范的制定,包括引脚定义、时序参数和封装标准。 • 间接催生SDRAM:EDO技术暴露了异步内存的极限,促使Intel在1996年联合三星推出同步DRAM(SDRAM),彻底取代EDO成为主流。 三、实际应用与用户场景 1. 典型配置案例 • 486DX2/66系统: ◦ 主板:Intel 430FX(支持72-pin SIMM)。 ◦ 内存:4×M41256A-10(总容量1MB),搭配256KB缓存,可流畅运行Windows 95。 • 工业控制设备: ◦ 主板:研华PCA-6180(ISA总线)。 ◦ 内存:8×M41256A-12(总容量2MB),用于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 2. 性能优化技巧 • 主板设置: ◦ 在BIOS中启用“EDO DRAM”选项,将CAS Latency设为2。 ◦ 关闭“DRAM Write Burst”以避免时序冲突。 • 散热管理: ◦ 单颗M41256A的功耗约150mW,4颗芯片组成的模块总功耗600mW,需搭配散热片或加强机箱通风。 3. 局限性 • 容量限制:单条72-pin SIMM最大支持8MB(需32颗M41256A),而同期SDRAM单条已支持64MB。 • 兼容性问题:部分早期486主板(如VLSI 82C496芯片组)不支持EDO模式,需通过跳线手动设置。 四、收藏价值与历史文物属性 1. 现存状态与市场行情 • 流通量: ◦ 二手市场以裸片为主,完整盒装(含防静电袋、说明书)极为罕见,价格约$40-$80。 ◦ 特殊型号(如M41256PP-15B)因产量低,溢价达50%。 • 收藏建议: ◦ 优先选择带原厂丝印(如“OKI M41256A-10”)的芯片,避免打磨或翻新货。 ◦ 搭配ISA主板(如Socket 7架构的升技BH6)和Pentium MMX 200MHz,可组建复古游戏平台。 2. 技术遗产与文化符号 • 里程碑意义: ◦ M41256A被收录于史密森尼博物馆的“计算机存储技术展”,成为1990年代PC硬件的象征。 ◦ OKI的EDO技术为后续同步DRAM(SDRAM)和双倍数据速率内存(DDR)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怀旧场景: ◦ 运行《毁灭战士》《雷神之锤》等经典游戏,体验EDO内存带来的流畅加载。 ◦ 搭配DOS 6.22和Windows 3.1,重温早期PC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五、总结:技术跃迁与时代缩影 OKI M41256A不仅是一款EDO DRAM芯片,更是PC内存技术从“异步”向“同步”演进的关键桥梁。其256K×1位的架构、DIP封装和5V电压设计,使其成为1990年代中期486和早期Pentium系统的“性能升级神器”。对于硬件爱好者而言,它既是收藏级的历史文物,也是探索早期内存技术的珍贵样本。
粤ICP备10073366©2004-2026 Copyright Pc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非藏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