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gend
C386SX-V1.0是联想(Legend,现Lenovo)在1990年代初期推出的一款基于Intel
80386SX处理器的主板,主要面向商用和入门级PC市场。
一、技术架构与硬件配置
1. 核心处理器与芯片组
• CPU支持:
◦ 原生支持Intel
80386SX(16位外部总线,32位内部架构),主频范围16-25
MHz。
◦ 部分版本通过跳线或BIOS设置可兼容486SLC/DLC等升级处理器(如Cyrix
486SLC、TI 486SLC2),需搭配特定驱动开启缓存功能。
• 芯片组:
◦ 采用Suntac
ST62C241芯片组(日本三塔克),集成系统控制器、DMA控制器、中断控制器等功能,支持最大4
MB内存(DIP/SIPP插槽)和ISA扩展总线。
◦ 该芯片组以低成本和高兼容性著称,被同期多家主板厂商采用(如Magi
Tronic、Compumate),但联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制化设计。
2. 扩展性与接口
• 内存支持:
◦ 提供8个72线SIMM插槽,支持最大16
MB内存(需搭配16位内存条)。
◦ 早期版本仅支持FPM DRAM,后期型号可能兼容EDO DRAM。
• 扩展插槽:
◦ 5个16位ISA插槽,3个8位ISA插槽
,支持声卡、网卡、解压卡等设备。
• 输入输出:
◦
双串行端口(COM1/COM2)、并行端口(LPT1)、PS/2键盘接口。
◦ 部分型号集成VGA控制器(如Trident
TVGA8900),但需外接显卡以实现更高分辨率。
3. BIOS与系统功能
• BIOS版本:
◦ 采用Award或Phoenix BIOS,版本号通常为3.03
HLS或类似,开机画面显示“Legend C386SX-V1.0”字样。
◦ 支持硬件EMS(Expanded Memory
Specification)和XMS(Extended Memory
Specification)内存管理。
• CMOS设置:
◦ 通过跳线或BIOS菜单配置CPU频率、内存类型、启动顺序等参数。
◦ 内置实时时钟(RTC)和密码保护功能。
二、市场定位与历史背景
1. 联想的早期战略
• 国产化布局:
◦
1990年代初,联想通过“联想汉卡”等产品积累技术,逐步拓展PC整机业务。C386SX-V1.0是其自主研发主板的早期尝试,旨在降低对进口硬件的依赖。
• 价格优势:
◦ 相比同期IBM、Compaq等品牌的386主板,Legend
C386SX-V1.0价格低30%-50%,主要面向国内中小企业和教育机构。
2. 行业生态与兼容性
• 软件支持:
◦ 可运行MS-DOS 6.22、Windows 3.11、OS/2
1.3等操作系统,但运行Windows
95时性能受限(需搭配486SLC处理器和至少8 MB内存)。
• 硬件兼容性:
◦ 与VGA显卡、Sound
Blaster声卡等主流外设高度兼容,曾被用于金融终端、工业控制等场景。
3. 技术局限性
• 性能瓶颈:
◦
16位外部总线限制了数据传输速度,相比32位的386DX主板,其磁盘和内存性能差距显著。
• 扩展性不足:
◦ 缺乏对VESA Local Bus(VLB)或PCI总线的支持,无法适配高速显卡和网络设备。
三、现存资料与收藏价值
1. 历史文档
• 用户手册:
◦
包含跳线设置、BIOS配置、故障排除等内容,部分版本提供英文和中文双语说明。
◦ 示例内容:“CPU Frequency Jumpers:
JP1=16 MHz, JP2=20 MHz, JP3=25 MHz”。
• 技术规格表:
◦
标注主板尺寸(Baby-AT版型,229mm×229mm)、功耗(典型值15W)等参数。
2. 社区讨论与收藏
• 复古计算机论坛:
◦ VOGONS、Vintage Computer
Federation等平台有爱好者分享该主板的改造案例,例如升级CPU至486SLC2-50
MHz并优化散热。
• 收藏市场:
◦ 完整成色的Legend
C386SX-V1.0主板在eBay、淘宝等平台售价约200-500元,部分搭配原始包装和配件的版本价格更高。
四、总结:技术迭代与行业影响
Legend
C386SX-V1.0是联想在PC硬件自主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设计理念体现了“低成本、高兼容”的国产替代策略。尽管受限于时代技术(如16位总线、ISA扩展),但它为联想后续主板产品线(如QDI系列)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国内PC市场的普及。目前,该主板主要作为复古计算设备收藏或用于教育展示,其历史价值远超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