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藏 硬 件  非 藏 书 架   群 英 荟 萃   留 言 建 议

   

您当前的位置:非藏网(Pcang.com)主页(HomePage)非藏硬件(Hardware Collection)台式机(personal computer)↔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Performa 275)

 收藏者:Frank   藏品属地:四川成都   藏品年代:1993  类目:台式机  CPU类型:68030   RAM:4MB   硬盘:SCSI 160MB  价位代码:E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 (Performa 275):亚洲市场的彩色一体机先驱

Apple Macintosh Colour Classic II(Performa 275)是苹果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一款紧凑型彩色一体机,专为亚洲市场设计,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销售。它是Macintosh Colour Classic(1992年)的升级版,通过简化配置和本地化软件策略,成为苹果在消费级市场的重要尝试。
一、硬件架构:紧凑设计与性能平衡

1. 核心配置

• 处理器:33 MHz Motorola 68030(8位精简指令集),支持可选68882浮点运算协处理器(FPU),提升图形和计算性能。

• 内存:

◦ 标配4 MB RAM(焊接在主板上),通过1个72-pin SIMM插槽扩展至36 MB,支持快速页面模式(FPM)内存。

• 存储:

◦ 内置80 MB或160 MB SCSI硬盘,搭配1.44 MB 3.5英寸软盘驱动器,支持Apple HD SC Setup和ProDOS 8文件系统。

• 显示:

◦ 10英寸索尼Trinitron彩色CRT显示器(分辨率512×384),支持8位(256色)显示,通过升级VRAM至512 KB可扩展至16位(65,536色)。

• 接口:

◦ 2个ADB端口(键盘/鼠标)、1个SCSI端口(外置硬盘/扫描仪)、2个串行端口(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无以太网或USB接口。

2. 设计特点

• 一体化机身:将主机、显示器、键盘集成于36.8×25.1×32 cm的米色塑料机箱中,重量10.2公斤,适合桌面空间有限的家庭或办公室。

• 折叠键盘:键盘可翻转至屏幕下方,闭合时厚度仅5.5厘米,便于携带(尽管重量仍偏重)。

• 散热设计:顶部和侧面的通风口结合低功耗68030处理器,避免过热问题。

二、软件生态:本地化适配与教育导向

1. 操作系统与兼容性

• 原生系统:预装Mac OS 7.1,后期支持升级至Mac OS 7.6.1,兼容大多数Classic Mac软件(如ClarisWorks、HyperCard)。

• 本地化功能:

◦ 针对日本市场,内置Kanjitalk 7.1(日文处理系统)和System Enabler 403,支持日文字符输入和排版。

◦ 其他地区版本可能预装对应语言的本地化工具(如中文系统需外接扩展卡)。

2. 预装软件

• ClarisWorks 3.0:集成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和绘图功能,适合家庭和教育用户。

• HyperCard Lite:简化版HyperCard,用于快速开发交互式课件或小型数据库。

• AppleWorks 3.0:基础办公套件,支持多语言文档编辑。

三、市场定位与历史背景

1. 目标用户与定价

• 核心群体:

◦ 家庭用户:用于教育、娱乐(如早期多媒体CD-ROM游戏)。

◦ 小型企业:通过ClarisWorks处理简单办公任务。

◦ 学校:作为低成本彩色Mac解决方案,支持计算机教学。

• 定价策略:

◦ 日本市场售价约120,000日元(约合1993年美元900元),比同期Macintosh LC III(单色机型)贵30%,但低于专业级Macintosh Quadra系列。

2. 技术局限性

• 性能瓶颈:

◦ 33 MHz 68030处理器和512 KB VRAM限制了复杂图形处理(如视频编辑需外接加速卡)。

• 扩展能力:

◦ 仅1个LC PDS插槽,支持内存扩展卡或第三方加速卡(如DayStar Turbo 030/40),但兼容性有限。

• 存储限制:

◦ 160 MB硬盘在当时属于主流,但无法满足大型软件(如Photoshop 3.0需至少40 MB空间)。

3. 行业影响

• 市场试水:

◦ 苹果通过Performa 275探索消费级市场,验证“低价Mac”策略的可行性,为后续iMac(1998年)的推出奠定基础。

• 本地化策略:

◦ 针对亚洲市场的日文支持和简化配置,反映苹果对区域市场需求的重视,但也暴露了全球产品线的碎片化问题。

四、收藏价值与现代适配

1. 稀缺性与辨识要点

• 存量评估:

◦ 全球现存约10,000–15,000台,完整保留包装和原装配件的机型在二手市场售价500–1,500美元,带FPU协处理器的版本溢价30%。

• 鉴别方法:

◦ 机箱序列号以M1600开头,启动画面显示“Performa 275”而非“Macintosh”。

◦ 日本版主板可能带有Kanjitalk芯片,而其他地区版本无此标识。

2. 硬件改造与软件兼容

• 存储升级:

◦ 通过CF卡转SCSI适配器(如“Scuzzy”)替换物理硬盘,提升可靠性和存储容量(支持256 GB CF卡)。

• 显示优化:

◦ 使用VGA转RGB适配器连接现代显示器,或修复原装Trinitron屏幕的老化问题(常见故障:亮度衰减、色彩偏移)。

• 软件复刻:

◦ 在现代PC上通过Basilisk II模拟器运行Mac OS 7.6.1,或使用Mini vMac模拟低分辨率环境。

3. 文化符号

• 影视出镜:

◦ 在1990年代日本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中,Performa 275作为办公室场景的道具,反映其在亚洲白领阶层的普及度。

• 博物馆收藏:

◦ 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均收藏有Performa 275,作为“消费级计算机设计”的典型案例。

五、与同期机型的对比
型号 处理器 内存 显示 价格(1993年) 特色
Macintosh LC III 25 MHz 68030 4–16 MB 12英寸单色CRT 1,299美元 模块化设计,扩展性强
Macintosh Quadra 610 33 MHz 68030 8–64 MB 14英寸彩色CRT 2,499美元 专业级性能,支持PCI扩展
Performa 275 33 MHz 68030 4–36 MB 10英寸彩色CRT 999美元(日本) 一体化设计,本地化软件

总结:亚洲市场的彩色启蒙者

Performa 275是苹果在1990年代初期“低价Mac”战略的缩影,其紧凑设计和本地化软件成功打开了亚洲消费市场,尽管受限于性能和扩展性,却为后续iMac的“一体化”理念提供了实践经验。作为首款专为亚洲设计的彩色Mac,它不仅是复古计算爱好者的珍藏品,更是苹果全球化进程中区域化策略的重要见证。

如今,Performa 275的价值不仅在于硬件本身,更在于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苹果从“专业工具”向“大众消费品”的转型,同时揭示了1990年代计算机产业在技术妥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

粤ICP备10073366©2004-2026 Copyright Pc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非藏网版权所有